“美国一直以来没有放弃制造业。去年美国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81%,但其中60%以上都是为制造业服务的。目前中国制造业仍然显现出较多的不足。”年勇表示,“如果我们中国对这个认识不清楚,天天忽悠新概念,我估计中国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。”
“现在我们取得的成就,实际上是我们用三四十年的时间,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近300年的工业化道路。这么短的时间内急速追赶,势必缺失了很多东西,少了很多环节。” 年勇说,一是产业基础十分薄弱、二是产业生态上不去,三是产业环境亟待提升。
“我们这个社会目前最大的误导就是制造业不行了,制造业落后了,要讲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区块链、量子计算之类,才跟得上形势,才与时俱进。这是当前社会最大的问题。” 近日,以“新制造时代”为主题的“2020中国互联网制造峰会”在厦门召开,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原司长年勇在会上表示,“当前,制造业还是我们国民经济的基础,是我们科学技术的基本载体,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体现在哪里?唯一的标志就是制造业发不发达。”
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原司长年勇
“美国一直以来没有放弃制造业。去年美国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81%,但其中60%以上都是为制造业服务的。目前中国制造业仍然显现出较多的不足。”年勇说到,“如果我们中国对这个认识不清楚,天天忽悠新概念,我估计中国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。”
在年勇看来,人类历史就是科学技术不断为制造业赋能的历史,不断发明新的科学技术,不断应用在制造业上,促进制造业的发展进步。尽管改革开放40年来,我们的制造业取得很大成就,发展成世界第一大制造体系(总规模),但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,距离发达国家的差距,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差距还非常巨大。
“现在我们取得的成就,实际上是我们用三四十年的时间,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近300年的工业化道路。这么短的时间内急速追赶,势必缺失了很多东西,少了很多环节。”年勇说,归纳起来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面:
第一,产业基础十分薄弱。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基础研究,基础研究对后面的应用至关重要。但现实是我们重大的基础理论、重大的原创核心技术几乎是空白。
第二,产业生态上不去。制造业的整个产业链不完整,这个问题非常突出,有的环节是空白的。为智能制造服务的关键基础设施还差得很远。
第三,产业环境亟待提升。其中,一是认知偏差,不重视制造过程、制造经验。工业化的进程可以缩短,但不可以省略。二是引导偏差,很多引导策略不系统、不完整、碎片化,没有办法执行,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差,重点也不突出。三是执行偏差,在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或者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,没有看见主导力量,各自为政、一片散沙,造成资本、人力、物力的浪费。
“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势,就是这么严峻。” 年勇表示,“今天面临什么短板、瓶颈,那就是我们明天要努力的方向。”
第一,要夯实基础。有大学的问题、研究机构的问题、企业的问题,这些基础都要夯实,没有这个基础想飞是不可能,必须全社会有这个意识。
第二,健全生态。一个是健全智能制造产业链,把短板补上。一个是推进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建设,包括工业互联网、5G。一个是人才体系的建设,没有人什么都干不成。
第三,完善环境。首先,提升认知水平。其次,加强引导,要破除引导策略的碎片化。再次,推动实施。
“从这个意义上讲,智能制造的推进可能需要一个制造业巨头来引领来主导,没有的话,这个事情就很难做。” 年勇说到,“同时又有巨大的实力来提升信息技术水平,掌握了大量信息技术的关键,这样,两方结合才可能引领智能制造的发展。”(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 记者郭涛)
相关阅读: